2023年進入第二季度,環衛市場回暖跡象明顯。
據環衛科技網統計,在剛過去的4月份,環衛市場一改第一季度的頹勢,開標了30個億元級環衛項目,總金額達到106.72億元。無論項目數量還是合同金額,都創了年度新高。
圖1 2023年億級環衛項目月度分布情況
整體來看,4月的環衛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征:
1.廣東依舊是環衛龍頭,江蘇市場值得關注
4月,全國共有16個省級行政區開標了億級環衛項目,在數量方面,江蘇6個居首,廣東4個緊隨其后,福建3個排名第3。
圖2 4月億級環衛項目省份分布情況(以數量計/個)
在項目金額方面,甘肅、江蘇、廣東、安徽分別排在前四位,項目金額都在10億元以上。
圖3 4月億級環衛項目省份分布情況(以金額計/億元)
由此來看,廣東環衛市場的“龍頭地位”依舊穩固,億級環衛項目數量和金額都排在全國前列。其本月開標的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全域環衛保潔項目,年化額高達1.37億元,3年總成交價4.1億元。鄉鎮一級的環衛項目,年化額在億元以上著實不多見。廣東省的環衛市場化程度真可謂“深入骨髓”。
江蘇則是本年度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省份,進入2023年,每個月都有億級項目開標。本月更是開標了6個億級環衛項目,總金額達到13.86億元。江蘇的環衛項目延續了一直以來的“碎片化”特征,6個項目以片區為單位被分成了多達48個標段。從中標結果看,則將“雨露均沾”玩到了極致,一家公司一個標段,且以本地民營小微企業為主,地域性十分明顯。
其中尤為引人注意的是“蘇州工業園區2023年園區道路保潔綜合服務項目”,合計6.3億的項目被分成了9個標段,除第二標段由江蘇東海樂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單獨提供服務外,其余8個標段還都是以供應商組成聯合體的形式中標。一個工業園區,擠進了多達17家服務商。
2.特許經營模式爆發,開標比例超50%
在4月開標的億級環衛項目中,有7個項目為特許經營模式,數量占比達到23.3%,已然不低。若以項目金額計,特許經營項目總額為53.92億元,占比更是已達到了50.5%。
圖4 4月億級環衛項目采購模式對比
據環衛科技網統計,2023年至今,全國各地已釋放30余個環衛服務特許經營項目,項目總金額近200億元。
特許經營模式在全國范圍的普及和推廣:
一方面是對原有采購模式的“提檔升級”。相較于政府購買服務模式,特許經營模式更長的服務期、并可通過建設運營基礎設施獲得收益更能匹配現在的環衛市場需求。
另一方面,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缺口,創新融資方式,增加本級財政收入,也促進了社會資源合理配置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。
4月開標的億級環衛項目中標單位百花齊放,被80余家企業瓜分,大項目傾向“國資”和“上市企業”。
(閱讀原文:4月環衛市場盤點:億級項目破百億,玉禾田登頂月度排行榜)